首页 > 资讯中心 > 协会动态 >

昆山开发区:外与内互进 叠加“领跑优势”

来源:
昆山日报
发布时间:
2014-10-27 14:55
阅读: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昆山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正以占据全市“半壁江山”的经济实力、优越的投资环境,演绎着连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重要角色。

  接轨全球,跳动“国际舞步”

  而立之年的开发区,稳健、熟练地跳动着“国际舞步”。

  境外资本风云演义,成就开发区“外向带动”第一性经济的发展结构。30年来,从自费创办“工业小区”起步,实现“农转工”,继而引进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以至后来外资、台资“蜂拥而入”,怀抱世界的开发区“舞台”更宽广、“舞姿”更精彩。至今,已累计引进欧美、日韩、港澳台等45个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200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超330亿美元,注册外资超200亿美元。

  作为昆山台资经济的“重中之重”,开发区拥有台企1069家,投资总额226亿美元。随着昆山试验区加快运作,台资大项目云集开发区,仅上半年台资招商就完成总投资67041万美元,同比增长120%,注册资本31759万美元,同比增长165%,批准台资项目中新批项目21家,增资项目3家。

  台资对IT产业的运作热情,把开发区变成了全球IT产业的高地,“开发区制造”的电子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为国家创造了巨大财富。如今,随着世界产业格局变迁,东部电子信息产业向西部、内地转移,开发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产量有所下降,然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紧跟世界市场消费趋势的产品却迎头补上。仁宝、纬创两大笔电巨头自从上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生产线后,产品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今年落户、今年投产的世硕电子总投资超10亿美元,主要为苹果公司生产电子产品。世硕昆山基地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值将达800亿~1000亿元,成为开发区IT产业又一巨头。下转A4版  上接A1版

  开发区引进的不单单是资本和项目,还有来自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以及成熟市场体的做法,建立起与国际规则接轨的体制和机制。“开发区制造”向“开发区创造、智造”、“生态经济”、互联网经济转型的例子比比皆是。

  微盟电子、神达电脑等IT企业纷纷向“智能产业”转型,进军汽车电子、电游等领域,捷安特等民生轻工企业“触网”。中德合作在开发区实施“能效、产业共生网络建设和低碳及循环发展”试点,探索一套促进产业共生和推动循环发展的运行模式,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万吨。由此,开发区还获得“中德合作节能示范区”称号。东部新城的开发建设由香港设计师以国际化理念参与规划,建设中走的是“产业兴城”的市场化路子,而非政府主导造一座城。综保区形成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贸易、有效参与全球范围的产业分工格局,并积极打造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基地。新兴的展会经济成为接轨全球的窗口,多次举办进口交易会、中国零售商大会、WCG电子竞技大赛等国际性展会,展示全球产品和先进技术,碰撞出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内外并举,撑起“质量园区”

  “体魄强健”的开发区,“内外并举”撑起了园区经济向更具质量、更优结构、更有效益的发展道路转变。

  外资与内资并举,融合互进。早在“散转聚”发展阶段,开发区就通过区域联动,为外企建配套小区,完善产业链、降低原料和物流成本,为充分发挥“外向带动”作用营造好环境。仁宝来昆后裂变出9家公司,而围绕仁宝聚集的配套企业多达200多家,甚至延伸到周边城市。捷安特扎根开发区22年,从一家企业发展为9家,其中7家和大陆总部均设在开发区。捷安特通过成立协力促进会,聚集了自行车企业30多家。

  外资项目的做大做强,带动民企快速成长。科森科技就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民企,起步于为外资配套,近年来转变市场定位、强化自主研发,长成一个医疗器械、3C产品领域的“小巨人”,今年将提交上海主板上市申请,募集资金用于扩大产能。

  曾经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虽然仍在,但是正在渐行渐远。经历过“入世”洗礼、金融危机的考验,以及改革进入“深水区”、走进“新常态”。中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和昆山开发区上下游紧密协作的产业链,成为新的比较优势,受到了全世界投资者的关注。

  30年来,开发区内资经济经历了初期为外资配套、中期以完善的产业链吸引外资,以及现在自主创新、自创品牌“三个阶段”。目前,全区注册民企由1992年的300多家增至目前超万家,注册资金由4亿元增至400多亿元。

  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并举,促进贸易结构转型。基于出口加工区转型而来的综保区,承载了昆山进出口的重任。目前已引进企业212家,1~8月实现工业产值1061亿元,进出口总额37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同比有所下降,原因在于区内企业加大了内销比例,反映开发区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区内与区外的联动并举,为开发区“再出发”增添后劲。市委、市政府实施“区镇联动”战略,开发区第一时间成立对接小组,与周市在招商引资、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三个方面展开联动,把开发区金字招牌和率先发展的带动效应,与周市较大的发展空间相结合,形成发展联合体。目前,两地已启动青阳港大桥重建、洞庭湖路北延等主干道工程建设,打通“断头路”,实现路网无缝对接;上半年向周市介绍包括上海畅联物流等在内的项目4个,帮助周市审批外资新设项目3个,合同外资总额2744.88万美元。

  创新驱动,叠加“领跑优势”

  30年前的“工业小区”是“闯”出来、“创”出来的。发展至今,“创新”一词已融入开发区产业“基因”中,并不断丰富内涵。

  平台创新,拓展了经济发展的“容量”。留创园作为一个科技型平台,建成了科技广场、现代广场、科技创业基地等载体,进驻各类企业400多家,它们具有用地少、产出高、低耗能等特点,是开发区转变发展方式的生动实践。光电产业园的形成,体现开发区人的创新意识、长远眼光。历经10年发展,已形成国内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原材料—装备—面板—模组—整机”的完整产业链,主导区聚集核心项目和配套项目33个,总投资近100亿美元,拥有奇美、友达、龙腾、东京电子、康佳等众多行业龙头,产出呈几何级增长。开发区还建设了“汇设计”创意设计中心、金融街、智谷、东创等多个细分化的产业平台。

  人才引领,强化了转型的核心力量。早期的建设者对办厂、销售、科技等“一知半解”,但他们勇于担当、奋力拼搏的意识为创新找到了一个出口,那就是引进各类人才,为我所用。外资、台资来了,也带来了他们的管理经验和方法;高新企业来了,也带来了高端的科技;“海归”回来了,也带来了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目前,全区已集聚一大批“海归”、博士团队、科技领军人才等,仅“千人计划”人才就达35名,开发区“海归经济”独树一帜。

  转型升级,本质上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的再认识、再实践。开发区发展到今天,如果我们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显然已难以满足“新常态”要求。开发区基于自身创新的“基因”,积极从“引进”创新力量向“培育”创新力量转变,从“但求所用,不求所有”向“求所用,更求所有”转变,促进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就企业而言,开发区拥有各类产学研联合体200多家,省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及研发机构250多家,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创新型开发区。人才方面,高端人才引进和产业技能人才培育相结合,使得全区人才保有量达12万人,还有昆山杜克大学、工研院、清华科技园等也将提升开发区创新的力量。服务方面,开发区“软实力”发力,建设了国际学校、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留住人才、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从驱动创新到创新驱动,开发区深度叠加起了领跑“昆山之路”从头越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