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外动态 >

让自贸试验区改革“动”起来

来源:
天津商务网
发布时间:
2016-08-12 09:42
阅读:

    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也不会停步。因此,国内改革在力度不减的同时,需加快改革试验步伐,扩大自贸试验区范围,丰富试点任务。

    随着9月临近,第一批自贸试验区将迎来大考。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四大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试点任务实施率超过90%。那么,近10%未实施的试点任务是什么?第一批自贸试验区到期后又如何安排?

    业内人士称,改革试验的关键在于探索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通过逐步落实政策让企业受益。当前国际环境已发生改变,但国内改革力度不能减,应继续扩大试验区范围并丰富试点任务,让改革“动”起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近10%难在哪?

    自贸试验区在中国的实践已将近

    3年,成效如何?某地自贸试验区内一名企业负责人表示,市场的确更加开放,但金融改革待落实,办事部门不敢担责办事……

    实际上,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正是自贸试验区改革的主要内容。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获批成立。2015年5月,福建、广东、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容。沈丹阳表示,在商务部和有关部门支持下,目前四大自贸试验区各项试点任务全面铺开,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该数据和企业感受并不矛盾。”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一方面欲速则不达,改革需要稳步推进,自贸试验区要逐步同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落实已实施的试点任务需要时间,既需要梳理法律规章,也需要各部门协调。“如同现在回看30年前的改革开放,当时很难想到会有今日的辉煌。”

    分析人士指出,试验区不是实验区,不应给试验区太大的束缚和压力,要建立容错机制。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制度体系,并逐步实施,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的确,在建立制度体系方面自贸试验区着力不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郑建荣表示,广东自贸试验区探索的核心是制度创新,目前已形成涉及投资、贸易、金融、法治、政务服务、事中事后监管领域的六大制度体系。

    至于近10%未实施的试点任务,白明认为,主要是难啃的硬骨头或是目前不具备实施条件的试点任务。近10%试点任务未实施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是国际环境发生改变,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联储加息时间不确定等,有些既定改革任务暂时不宜实施;二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等的推进,试验区新添了改革任务;三是离试点规定期限还有时间;四是各部门以及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和调整尚需时日。

    改革要“动”起来

    今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即将迎来成立三周年的时间节点。这意味着总体方案中确定的“两到三年时间”即将到期,作为第一批成立的自贸试验区,届时将作何安排?

    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表示,方案中500多项改革举措已完成了80%,在做完相关评估和总结工作后,由国务院统一安排。

    “改革的紧迫性没有减弱,改革不能停,自贸试验区应‘动’起来。”白明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到期之后,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新的试验课题。

    白明建议,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成果要进一步加快推广复制,并加快启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在全国范围内“动”起来。同时,“自贸试验区要找准试验样本的定位,避免同质化,可以在中西部地区设立试点。”白明表示,负面清单也应动态管理,只机械缩短不调整未必符合现实,应当根据实情可长可短。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当前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速在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也不会停步。加快改革试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间紧迫。自贸试验区这块改革的试验田应该扩大,丰富试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