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市级开发区 >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当天 首批28家大项目集中落户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

来源:
中心商务区
发布时间:
2015-04-22 15:16
阅读:

    4月21日下午,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之际,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举行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首批28家大项目集中落户中心商务片区。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锐钢,滨海新区区委常委、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郑伟铭等领导同志参加。签约活动中,中心商务区管委会与中国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28家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的现代服务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中国银行分别与瑞茂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和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中心商务区管委会和中国银行将加强全面战略合作,协力推动自贸区项下的金融创新。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将通过与总分行联动等方式,为中心商务区各类企业提供贷款、投资、债券、租赁、证券相结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同时为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发展联动、重大产业培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同时与中心商务区管委会集中签约的28家企业中,涵盖了总部经济、创新金融、国际贸易、研发服务、电子商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注资资本金总额超过110亿元。其中金融类企业16家,占到集中签约企业数的近六成。这28家企业作为天津自贸区挂牌后,首批进驻中心商务区的企业,将围绕服务京津冀、环渤海乃至我国北方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充分依托天津自贸区政策优势,着力推进产品、业务、商业模式和服务品牌的协同创新。这将为中心商务区加快建设成为天津自贸区核心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运营示范区核心区,全国领先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注入新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中心商务片区是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部分,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区海港部分和保税物流园区4平方公里),位于京津滨发展轴和沿海经济发展带的交汇节点,地处天津自贸区核心地带,同时是滨海新区当前正在着力打造了城市形象核心标志区。按照天津自贸区《总体方案》要求,中心商务片区将重点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围绕实现这一功能定位,中心商务片区具备一系列优势基础和便利条件。

    一是制度创新政策汇聚。围绕建设自贸区,可以先行先试推动服务业开放、推进金融创新、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发展服务贸易和绿色贸易等领域的创新政策,率先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能够为要素请进来、企业走出去提供最大化的便利。作为天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载体之一,享有北京中关村“1+4+6”创新政策,可以从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全方位助推科技企业和人才发展,将是承载万企创新、大众创业的重要基地。在京津冀协同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天津将建设成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于家堡将成为示范区的核心区,只要是有利于金融创新的政策都将在这里率先实施。

    二是楼宇载体资源丰富。中心商务片区是目前世界在建楼宇规模最大的商务聚集区。这些楼宇主要集中在于家堡金融区和响螺湾商务区两大功能区块,目前已有18栋楼宇竣工,其中13栋投入使用。到今年底,还将有15栋楼宇竣工,其中于家堡金融区7栋、响螺湾商务区8栋。这些楼宇规划高端、功能完善、权属灵活,兼具使用成本优势,可以全面满足各类总部、金融机构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办公需求。

    三是配套环境日臻完善。中心商务片区集中了滨海新区超过80%以上的教育、医疗服务资源,一批学校、医院、文化、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今年6月,于家堡高铁站和地下商业街将同步竣工,区内道路、景观、环境建设也将基本完成。到8月底,京津城际延长线将全线贯通,每天将有超过30对高铁往返于北京和于家堡,届时天津自贸区将与首都核心区实现45分钟全程通达,并实现与北京轨道交通的零换乘,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有更为便利的条件。

    四是高端业态加速聚集。2014年,中心商务片区新增注册企业987家,增长262%;新增注册资本金131亿元,增长15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1%。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4亿元,增长32%,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85%以上,初步形成涵盖银行、保险、股权基金、商业保理、资产管理等12个细分领域的金融产业体系。今年一季度,新增各类注册企业501家,是去年同期的2.8倍,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6家。截至目前,中心商务片区已聚集各类现代服务业企业超过4000家,其中金融类企业超过600家。

    围绕贯彻落实天津自贸区《总体方案》和制度创新清单明确的重点任务,中心商务片区建设好自贸区的总体目标是:到2017年,基本建立符合国际化、法制化要求的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以及功能完备、设施齐全、交通便捷、服务优质、管理高效的生活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全国金融改革创新运营示范区核心区,滨海新区核心标志区。围绕实现这一目标,中心商务区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打造五大核心产业,包括创新型金融产业、科技及信息技术产业、专业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社会服务业。重点聚焦跨境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租赁、商业保理等产业,积极引进各类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发展壮大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互动娱乐、数字内容、移动支付等信息服务,重点吸引海内外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及留学中介服务、旅游服务等领域企业和专业机构聚集,为自贸区各类企业对接“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创造便利条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进口商品直营模式。重点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影视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推动文化服务出口。积极参与教育国际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开展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引进中外高水平医疗服务资源,兴办妇产、口腔、美容等专业医疗机构,发展医疗和美容衍生产业。

    二是着力推进九大领域创新,包括积极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外商投资管理模式、优化提升金融发展环境、完善国际贸易促进功能、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建设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建立首都资源转移承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审批和监管机制。将重点创新外债管理模式,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开展融资产品与渠道创新。在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基础上,研究制定重点产业发展指导目录,逐步减少和取消对境外投资者的准入限制。打造金融司法环境,完善分类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鼓励设立第三方检验检测鉴定机构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支持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资源类商品,支持渤交所、联交所开展大宗商品跨境贸易。培育服务贸易市场主体,推动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服务贸易发展,开展知识产权跨境交易。以工程承包与建筑服务带动设计、咨询、劳务出口,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跨境电子商务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打造完整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链。建立健全绿色产业推广使用机制,鼓励发展绿色信贷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转移引导基金,鼓励自贸区金融机构探索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适应的产品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依法公开管理权限,整合审批流程,缩短办结时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着力建设六大服务平台,包括金融服务平台、商业保理发展促进平台、金融租赁登记流转平台、外商投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服务贸易促进平台。重点是创新完善区域金融服务功能,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鼓励保理企业开展国际保理等业务产品创新和跨境融资试点。开展金融租赁业务试点,搭建金融仲裁服务平台,争取金融法庭落户。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将区域综合服务从准入前国民待遇向准入后延伸。探索推动垂直管理部门、银行监管部门等审批事项逐步在行政许可中心实现全部办理。建立常设企业海外投资综合服务平台和投资目的地国家推介中心,为有对外投资意向的企业提供全面咨询服务。加快建立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一批载体设施,积极推动现有融资平台依法合规为中小服务贸易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吸引社会资金创建具有市场引导意义的服务贸易公司,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