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国内外动态 >

德国创新启示: 推倒阻碍“双创”的“柏林墙”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
2016-04-21 10:33
阅读:

     以工程技术领域而闻名的德国企业,创新创业更多与制造业相关;与美国企业不同,它们对创新模式更加谨慎,会综合评估创新的可持续性、经济性,而不是一下子推翻原有模式;

    多数德国企业更加专注在某细分领域,希望在这些领域做到极 致,而不是盲目多元化。更不是发现哪些行业赚钱,就立刻投入到哪些行业。创业企业也更加务实,很少提及IPO计划;

    德国的产业资本而非金融资本对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支持。这样,大型产业集团的过往经验,能够复制或者更好指导创业企业;而在对企业的风险投资中,外国投资者占有更多比重。

    更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学研,及其他非官方机构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与帮助,更是让整个德国创新创业保持活力,且得以持续的关键。他们对于研发和产品的支持力度也值得反思借鉴。

    政府扮演什么角色?

    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或许通过德国萨克森州案例即可见一斑。

    萨克森州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方式有三:一是,资金支持。一些初创高科技公司能够在起步阶段获得州政府的资金支持、投资补助;二是,研发支持。州政府支持企业跟大学展开合作,如果企业有需要,政府都愿意帮助他们与大学、研究机构“牵线搭桥”;三是,服务支持。

    比如在CeBIT 2015上,萨克森州展台就是是萨克森州和本州中小企业的联合展台,州政府为那些没有能力租用展台的小企业提供了一次展示的机会。此外,萨克森州还设立了萨克森经济促进会(WTF),为外国投资者投资萨克森州提供全程服务和咨询。

    萨克森州长Stanislaw Tillich告诉记者,从1990年开始至今的25年期间,萨克森州仅在基础设施、企业设备投资上共投资了940亿欧元,这不算其在研发领域的投资。“企业成长后会进入资本市场,需要更多的风险资金,在德国这是比较难。”Stanislaw Tillich说,今年夏天,他要去参加一个投资者的会议,以帮助萨克森州的中小企业融资。

    资金金额固然可观,而要获得这笔投资也并非易事。萨克森州政府会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的筛选。首先,会委托一家机构进行评估,确保这些项目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能够非常有效推进,同时消耗更少的能源,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

    在第一笔钱支付给企业之后,委托机构和州政府还会检查,这些项目是不是很好地运转起来。等到项目完成之后,委托机构和州政府要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如果发现项目运作没有达到预先设想,企业要返还一部分政府支持资金。

    Stanislaw Tillich告诉记者,在德国,监管纳税人的钱怎么花,要比花钱本身还多。“如果有滥用职权的事情发生,也是比较偶然的,因为整个体系比较严谨,也是被监控的。”

    “与市场有关的信息让市场去解决,与城市公共方面相关的信息,柏林伙伴能够提供。”柏林伙伴组织总经理 StefanFranyke表示,“企业如何在市场当中存活是企业的事情,政府所做的事情,只是帮助企业进入市场,而不是操纵、控制这个市场。”

    众创空间的价值

    柏林伙伴组织,身兼帮助企业到柏林落户和推进柏林作为优秀投资地的市场公关两项职能。StefanFranyke说,“创业者来到柏林,对于怎样获得资金资助,怎样找到技术合作伙伴,应该以哪种法律形式创建公司,怎样找到合适的办公空间等问题在柏林伙伴都能得到解决。”

    柏林伙伴的运营支出,一半由柏林公共财政提供,另一半由柏林伙伴、柏林工商会、柏林投资银行等300多家企业和组织捐助。StefanFranyke表示,“这并不是社会责任感,而是企业真想为地方做点事情,让地方经济更繁荣。”

    如果说,柏林伙伴组织这样的“众创空间”还有部分官方色彩,那么更多代表民间行为的创新创业协会在支持创新创业方面的价值,同样不可忽略。

    萨克森硅谷聚集了2500家企业,主要除了微电子、半导体等领域的企业外,还有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所等),产业链相对完整。在此基础上,萨克森硅谷协会应运而生,协会包括310家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主要目的是帮助成员互相交流,协会经常会举办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等交流活动。

    萨克森硅谷董事长Esser告诉记者,中小企业是德国一个主要组成,政府一定会资助。而德国对企业有科研、产品等资助,为避免项目扶持错误,必须在鉴定评估环节更加谨慎。“政治是不轻易干预企业发展的,其能做的就是制定政策法律(包括节能、减排等要求)。”

    两年半前成立的德国创新企业协会,大约有400家会员企业,其大多数是startup企业。该协会主席FlorianNoll告诉记者,协会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企业沟通。“一是,与政界、资本的沟通和国际联络。了解他们的政治诉求与资本需求,通过参访、活动、招商广告吸引投资者;二是,关系网的建立。介绍高端企业家和经理人来帮助这些初创企业进行管理。而很多中小型企业,有很多经验,也愿意把自己曾经的错误去告诉那些初创企业。”

    FlorianNoll表示,德国初创企业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就是融资挑战。“开始时,朋友、亲戚之间攒了一笔钱,作为企业启动资金。之后,会有一些商业经理投资,国家也会给一定的支持和补助。最后,会有外国企业前来投资。而最困难的是在此中间,企业开始成长,正是需要资金之时。”

    据FlorianNoll 透露,德国企业70%的融资都是由外国投资者完成。“国内股市比较难,大部分都是在海外融资。”现在,德国创新企业协会又在和不同的政治家沟通,能否加大私募基金对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帮助,以怎样的形式来支持初创型企业。

    学研机构的创业服务中心是“众创空间”的又一种典型。德国共有420所大学,其中有100所大学对于创业者给予特别支持,而其中又有22所特别受到德国经济部的表彰,其中又有6所自称是“创业者大学”,柏林技术大学就是这6所之一。创业者可以免费使用这里的设施和服务6个月,而在这里申请资金援助的成功率很高。

    柏林技术大学创新企业中心主任 Norbert Hermann告诉记者,他们面向的群体不光是在校大学生还有科研人员。“我们就努力给这个群体提供更多发展支持,让他们对创业更敏感。比如,提供一些咨询服务,给他们指明方向,应该怎样发展等指路性的建议。”

    尽管,在德国人传统想法里,希望到大公司,找一些安稳的工作。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创业是很好的一种体验。一位曾在国企实习,现在创业中心孵化的学生创业者告诉记者,“即便自己的创业项目失败了,也可以继续正常求职,不会受制于形式上的限制(德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破产3-5年内,创业者不能再次作为企业第一法人),不会觉得创业很危险。”

    panono全景相机就是在柏林技术大学创新企业中心孵化的优秀项目之一。Panono的产品——360度全景相机,可以应用在私人旅游、日常生活领域。虽然,现在产品还没上市,公司通过众筹活动,已经预售出4000台产品。项目负责人说,公司并已获得风投的支持。

    为何重视研发?

    近几年来,德国的研发支出一直处在上升趋势,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期间研发投入也未削减。值得一提的是,德国部分州的研发投入相当于欧洲其他某些国家。而私人企业、高校和独立研究所在研发方面也给予了更多支持。

    即便当年,东西柏林分裂,但是有一件事情两边政府都在坚持,那就是大力支持科研机构。现在,东西柏林都有很完善的科研机构。后来两德合并,科研人员、专业人才很多,因为两边很多机构都是共同存在,而这成为柏林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和很强的资源。

    在支持研发方面,政府设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补助:欧盟、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而要获得政府补助,需要提出申请,流程方面欧盟时间最长,从申请到钱到账,要一年时间,而地方政府的流程只要一个星期。据了解,在欧盟层面,2014-2020年大概是800亿欧元的补助预算。

    政府资助平均能够占到企业研发支出比例的50%。联邦政府针对一些特殊未来项目(包括可持续发展、数码投资、能源短缺等)提供补助。联邦政府层面每年单对高科技领域的研发支持就有50亿欧元,而整个投资更高,大概占德国GDP的1%。

    GTAI负责投资领域的融资专家告诉记者,德国联邦对投资者的补助方式,有直接补贴、贷款、担保等几种。用于支持研发、建厂、雇佣员工等(也可交叉使用)。“如果是做基础研究,有可能得到全部资助,如果是面向市场的研发,资助可能就会相对少些。”他说。

    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德国是一个出口型国家,中小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出口(40%-50%的产品出口)。为保证德国制造的口碑、声誉,满足消费者对德国制造的品牌要求,同时全球竞争者也在增加,就逼迫他不断创新,不然就会被淘汰,所以企业必须在研发的领域上保持领 先地位,才能在制造出口方面保持领 先优势。”

    而为防止浪费研发经费,德国还设置专门项目管理机构选择项目,通过专业的评估、监督,确保更加优秀的项目才能获得资助。每个部委成立的不同的项目评估小组,小组成员会征询专家的意见,而企业的专家则被拒绝参加这些小组,以保持评估的中立性。

    总体来说,政府的投资补贴更倾向于支持中小型企业,尤其是贷款、补助,中小型企业能得到更多,有些项目甚至只针对中小型企业。而大型集团对研发更加重视。比如大众每年在研发领域的支出,甚至与挪威一个国家一年的研发投资金额相当。

    当然,政府投资只是研发投资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要自己投入。上述融资专家告诉记者,“企业的成功不能完全靠国家资助,让企业自己有一定支出才更有发展动力。大型企业的研发支出很多,他们很愿意和中小型供应商合作,也从侧面支持了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