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交通先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与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有着特殊的意义。8月3日,京津冀作为典型城市群被交通运输部选为第一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中国交通新闻网记者专访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周正宇,他着眼于国家发展战略等时代背景,结合交通运输部建设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的目标、策略,介绍了京津冀在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过程中的基础优势与推进思路,并对示范城市建设中的难点和疑问进行了剖析和解答。
综合衔接运输配置服务品质
记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有哪些特别的内涵?
周正宇: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战略,对于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等方面要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7月31日,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又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这些时代背景下,交通一体化要达到什么程度、什么水平。就需要有一些指标来考量。综合的衔接、运输的配置和服务的品质是三个关键指标,而它们正是综合运输服务的基本内涵。
客观讲,京津冀是我国交通网络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与世界先进国家城市群以及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比,京津冀的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仍有改进提升空间,主要体现在综合衔接、运输配置和服务品质三大内涵上,即多种运输方式间的衔接配合不够精准、精细;运输资源配置亟待进一步优化、供需仍不平衡;运输全过程不能完全以人为本、服务体验还有不够友好的环节。
因此,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行和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京津冀三省市正着力建设“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区”,拟在客运枢纽、货运场站、信息共享、运输组织、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等6个方面进行一体化示范建设,促进交通一体化发展。
迈向“现代化、一体化、国际化”
记者:结合现状,京津冀提升综合运输服务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周正宇: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绩显着:一是交通设施供给持续稳定增加。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枢纽场站和运输通道为依托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承载能力大幅提高。二是运输组织模式不断优化创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持续优化,服务创新的综合效益全面显现——以天津滨海机场异地航站楼为典型的空铁联运、陆空联运快速发展,定制公交、毗邻公交、市郊铁路等新运营模式不断探索。三是信息化引领作用显着增强。以北京为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搭建了以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信息传输和发布共享平台;率先研发了科学评价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的交通指数;率先实现道路客运实名制联网售票;率先建成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系统并全面投入使用。四是综合运输专项协调高效联动。尤其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借助运输服务组的平台,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完善综合运输工作协调机制。五是政府支持为发展蓄力护航。京津冀三地人民政府一直重视和支持交通发展,多措并举、持续改善运输服务。
但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以下五方面问题:一是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亟待提高。京津冀三地运输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体制机制障碍和市场壁垒仍然存在;运输政策和标准缺乏有效对接;客货运输一体化水平和便利化程度仍有待提高。二是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仍需加强。京津冀三地除了全国ETC联网等极少数领域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目前还仍然以各自发展为主,区域内各地区之间、各运输方式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服务内容和范围仍然有限。三是多数城市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仍不顺畅。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客运枢纽发展不平衡,机场、高铁站虽多与城市轨道交通连接,但换乘很少同站,换乘距离普遍较远,时刻表、运行图、班次安排相互也不匹配,造成不便捷、不顺畅。四是运输服务组织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客运“一票制”、货运“一单制”的联程服务尚难实现,特别是货运跨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运输组织发展缓慢,缺乏能够承担多式联运业务的大型骨干货运企业,多式联运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五是综合运输管理体制尚未真正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缺乏统筹协调、统一管理,难以全面协调和落实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综合运输服务的相关政策。
基于上述现状,北京会同天津、河北交通主管部门制定了《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和三地的分方案,绘制了区域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蓝图,提出了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的主要策略:未来3—5年甚至到2022年,京津冀将以“现代化、一体化、国际化”为建设理念,同时坚持“客货运输兼顾,软硬建设并进”的原则,认真遴选示范建设项目,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区。
“现代化”即顺应新常态,依托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建设,早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体化”即坚持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涉及多省市、多部门合作的示范项目。
“国际化”即以世界先进国家城市群为标杆,牢牢把握三地发展定位,推进具有国际水准的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区建设。
在示范建设项目的选择上,体现了“客货运输兼顾、软硬建设并进”的原则。一方面,客运服务和货运服务地位同等重要,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客货运输资源配置均需科学引导,区域运输服务格局需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推进示范区建设,不仅要有设施建设的“硬”项目,还应该有机制、标准、信息化、运输组织等方面的“软”服务。
完善轨道交通四张网
记者:综合运输服务的体制机制未来会有哪些突破?
周正宇:体制上,随着大部门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各运输方式主管部门间的不断融合,综合运输服务的管理体制将越来越顺畅,但铁路、民航、邮政既有的垂直管理体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不会完全取消。因此,各种运输方式垂直体制间的统筹协调就需要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
以京津冀区域为例,未来将重点建立两个机制:一是综合运输多部门规划会商机制。在现行规划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建立由交通主管部门牵头,规划、商务、民航、铁路、邮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综合运输多部门规划会商机制。对机场、火车站、公路客运枢纽、市内交通枢纽(场、站)及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进行集中商议和分析研判,以从规划源头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
二是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联席机制。在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工作规程基础上,强化综合运输服务协调职能,整合交通运输部政策协调组、民航局民航运输协同发展工作组及铁路、邮政等相关部门,形成京津冀综合运输服务联席机制,对接工作需求,开展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区战略及政策研究,协调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记者:京津冀三地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周正宇:京津冀三地将以“轨道上的京津冀”为目标,持续建设完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地铁四张网。在城际铁路建设方面,2015年将建成京津城际机场引入线、津保铁路、张唐铁路,京张、京唐、京滨3条城际也计划于年内开工建设并在未来几年内加快推进;2016年、2017年两年,将相继开工建设廊涿城际和京九客专北京至霸州段。
同时,京津冀还将重点推进京台、京秦、津石及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建设,并进一步加强沟通,继续疏通一批断头路。
在运输服务一体化方面,京津冀将着力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道路客运联网售票、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及客运联程服务等工作。
记者:您认为推进综合运输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应当如何应对?给部和其他城市的建议是什么?
周正宇:主要难题还是各运输方式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现行体制间的融合管理需要综合运输工作协调机制的理顺和完善。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工作协调机制,从源头上要突出规划的对接,既要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对接,又要强化专业发展规划与地方规划的对接,主动“让一步”;从后续运营上要突出服务的衔接,以提升运输服务效率为协调推进工作的切入点,主动“迈一步”;从管理上始终要有“综合”的思维,不能本位主义,要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齐步走”的态势。
“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记者:请您试举一个优秀的综合运输枢纽服务案例,它又是如何提供综合运输服务的?
周正宇:北京南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综合运输枢纽案例。该枢纽集铁路、民航、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等多种运输服务方式为一体,日均客流量约20万人次。地铁4号线和14号线直接引入枢纽站厅,实现了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通过地铁4号线能直通北京北站,通过换乘2号线、7号线,能快速到达北京站、北京西站,实现了市内主要火车站间的便捷互动;通过乘坐机场巴士或换乘两次地铁,能抵达首都机场,或者通过枢纽内天津机场城市航站楼的空铁联运服务,能快速前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枢纽南、北广场的18条公交线路覆盖北京主要功能区。
此外,等京津城际机场引入线建成通车后,天津滨海机场也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内第一个完全整合民航、铁路、道路客运、城市客运(公交、地铁、出租)等多种运输服务资源的一体化综合枢纽,综合运输服务潜能将充分释放。
记者:处于“互联网+”时代,是否会有针对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服务创新出现?
周正宇:“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竞相争夺的领域。从当前种类繁多的交通出行方面的APP来看,“互联网+交通运输”时代已经来临,正在深刻影响和变革交通运输行业。“互联网+”既对相关行业传统经营服务模式带来了冲击,同时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综合运输服务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依托移动互联网,集行程规划、票务代理和运营结合于一体的服务创新,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我们鼓励支持创新,但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运营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为此,我们研究制定了《2020年前北京市“互联网+运输行业”发展总体规划》,对“互联网+”在小客车、公交、旅游客运、省际长途客运、货运物流、机动车维修及停车等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
综合来看,“互联网+”对交通运输行业深化改革和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存在一定风险,现阶段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提出,要遵循“市场导向,规范运营,统筹推进,长短结合”的原则,抓住行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把握运输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互联网+”引领提升作用,有效控制行业稳定和政策风险,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整体转型升级,改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