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津冀三地新能源业界人士共同聚首于“京津冀‘十三五’新能源创新论坛”。在业界人士看来,自贸区、自创区的建设,将为整个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而三地合作的加强,也将为产业带来新的火花。
记者从本次论坛上获悉,2014年新区新能源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29亿元。作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制造基地,新区形成了以风电、光伏和储能电池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链日趋完善,集群发展态势明显。
来自新区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2010年,滨海新区确立了建设“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坚持这一目标,既顺应国家的能源战略要求,符合国家对新区的战略定位,同时也能够有效支撑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区正以高新区、开发区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建设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制造及技术创新基地;以未来科技城、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心商务区为重点,打造全球新能源产业示范应用基地;以东疆保税港区、空港经济区为依托,建设新能源产业综合服务高地。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威指出,高新区将通过自创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围绕新能源产业,推动产业聚集,打造产业新城。未来,政府一方面是推动平台建设,另一方面是提供金融支持。希望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近期,高新区将以光热发电为龙头,在国内打造第一个以PPP支持的光热产业发展园区。
作为“邻居”,来自京冀两省市的业界人士也希望借重新区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河北省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会长张怀民表示,河北省是风电、光伏发展的大省,但现在也面临着土地和消纳等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和包括新区在内的各方企业展开合作。下一步,该省将重点解决新能源就地消纳问题。将光伏转变为供热能源是一个可行的方向,天津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企业和产品,希望能展开合作。
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秘书长赵婴荣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能源结构调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协会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走出一条协同发展之路,是三地业界合作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