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 自主创新示范区 >

高新区:打造自创区特色品牌

来源:
天津滨海高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15-11-24 16:15
阅读:

     天津滨海高新区在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模式、新经验和新做法,积极推广成熟的示范区政策,研究制定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若干举措。目前,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被称为“津领七条”的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版原创政策和正在论证编制的“示范区十条措施”,为打造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特色品牌不断添薪加柴。

 

    新政落地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近期,高新区企业神州商龙科技有限公司在针对进军新三板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大麻烦”:按照现行规定,公司在股改时,股东必须为新分配的股权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为此,有些股东就要一次性缴纳税款60多万元。而实际上,公司转制过程中,股东实际上没有拿到钱,加之公司又缺乏滚动资金,一次性缴纳个人所得税有些困难,而交不上钱又会影响企业的上市进程和研发速度,严重影响着发展。高新区相关部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向神州商龙推荐了刚刚落地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6+4”政策,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据了解,在“6+4”政策中,其中一条专门针对高新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这类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过程中,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可最长不超过5年进行分期缴纳,用以解决股东所得股份较多、应纳税额较高、一次性纳税困难的问题。高新区从区内600多家企业中筛选出了首批30家符合政策对接的企业进行相关政策的推广。作为该政策首批“受益者”之一,神州商龙总裁糜新剑表示:“过去的政策不利于企业把有效资金投入研发生产当中,而高新区‘6+4’政策十分有利于激发中小型科技企业生产、研发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加快了创新成果转化,解决了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的长期瓶颈。”

 

    政策普惠促进创新创业

 

    如今,天津滨海高新区在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模式、新经验和新做法,主动联系区内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政策宣讲,并印制了《“6+4”政策手册》用以推广成熟的示范区政策。截至目前,高新区内享受“6+4”政策的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此外,高新区还研究制定了《天津高新区加快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的若干举措(试行)》,并拿出2亿元专项资金,用以构建以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为主的创新创业载体体系,重点扶植各类载体建设者、运营者、创新创业者以及创业服务机构、社会组织、投融资机构、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创业环境的构建者。

 

    高新区示范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正式推出《若干举措》之前,高新区就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体系、五个突破”的发展思路,即建立创新创业载体体系,从知识产权、国家高企、研发机构、小巨人、新三板挂牌企业五项核心创新指标进行两级突破,试图通过摸索走在全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前列。目前,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内部简称为“津领七条”的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版原创政策和正在论证编制的“示范区十条措施”,为打造天津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特色品牌不断添薪加柴。

 

    在强化制度创新过程中,高新区先后实行了“一颗印章管审批”“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并支持“一址多照”和集群注册等创新举措,全面落实制度创新。在已经出台的“创新创业通票”制度基础上,重点在环保准入与绿色发展、知识产权做市商、“互联网+政府服务”等方面持续出台创新举措,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倒逼政府服务体系改革,不断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的先行先试优势,辐射带动天津二十一园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