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内外开发区 >

奋发有为 上海将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
2018-03-07 16:07
阅读: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不少改革开放事项都与上海有关,包括上海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这让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既感到自豪,更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海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各自观点。

  自贸区继续“自主改”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自贸区,我既能从总理的回顾中找到我们参与国家战略的点滴努力,更能从新时代全面改革奋进的号角中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这样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五年时提出,“设立上海等11个自贸试验区,一批改革试点成果向全国推广。”在对于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则明确“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杭迎伟说,浦东新区将落实好《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加快推进“三区一堡”和“三个联动”,深入推进自贸区的改革实践,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将持续探索高水平的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举措,进一步落实服务业、制造业开放措施,积极做好引资、引技、引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

  他表示,浦东将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创新上做好“加法”,以更好的管促进更多的放,推进“三全工程”,即企业准入“全网通办”、个人社区事务“全市通办”、政务信息“全域共享”,以及“五个一体系”,即“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号响应”“一库共享”“一次办成”的政务服务体系,跑出自贸区速度,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这项始于浦东新区的改革试点,杭迎伟说,“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是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在浦东新区试点的重要任务。

  杭迎伟说,下一步,浦东新区要加大改革力度,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出的10个领域47项改革任务。一方面要形成新一轮47项改革事项的推进方案,另一方面还要自我加压,主动改革,在10个领域中的3个领域、47项改革中的12项,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进口博览会也需制度创新

  “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今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看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出现在政府报告中,很鼓舞人心。”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纺织装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介绍,去年10月30日,公司所在的东方国际集团就宣布成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大力开展招展工作,今年2月底,集团已向中博局报名参展外商130家。

  按计划,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建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除了6天博览会,还有365天的常年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是否可以设立一个通关便利化的绿色通道,丰富对于进口的中信保保险品种。”此外,她也希望能对经认定365天运行的国别中心参考免税店政策,制定一些相应的激励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外经贸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章伟民来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要参与者东浩兰生集团。他告诉记者,在整个报告中,让他印象最深的也是“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句话。目前,中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紧锣密鼓地开展。在章伟民看来,“打造良好的展会营商环境,提高展品及人员进出境的便利度,是保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一”。章伟民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展品而言,进出境将涉及10多个政府相关部门,就人员出入境,也会涉及使领馆、出入境管理局、外办等众多部门,如按传统展会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时效,不仅工作周期相对较长、而且效率也不高。

  章伟民坦言,按照传统展会的管理模式,每个参展单位都要向海关备案并交付押金;展样品查验率相对较高,影响展商参展时间;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各国人员入境邀请、签证手续也比较复杂。有的国外展商为了赶时间,不得不将展品放在行李箱里随身携带,非常不方便。在本次全国人代会上,章伟民将提交关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品和人员进出境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契机,先行先试,从展会备案、展品通关、展会驻场监管、展品处理、人员出入境通关便利等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专门针对展会的展样品及人员政策,提高国际展商参与度,为各地方展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从而推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