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内外开发区 >

广西:以创新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

来源: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
2017-08-23 15:31
阅读:

   上半年,广西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表现良好,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为破除开发区发展瓶颈,进一步增强其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与产业支撑作用,自治区政府迎难而上,积极对接国家相关政策并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提高南宁经开区承载能力和在东盟经开区设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专业基金等,为经开区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开发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华南,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海陆相连的省区,也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这使得广西在中国与东南亚加强经贸往来、面向东南亚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广西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其中,自治区内的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和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国际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功不可没。

  开发区建设“多点开花”

  作为广西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目前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总量在自治区4个国家级经开区中居首位,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园区、自治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产业园区。数据显示,2017年1~5月,南宁经开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8.84亿元,同比增长19.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49亿元,同比增长17.4%;财政收入13.89亿元,同比增长3.01%;固定资产投资88.33亿元,同比增长28.54%。目前,园区对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2%;工业总量占全市的比重持续提高,由2015年同期的19.11%提高到20.49%。

  同样,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活力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目前,辖区内有钦州保税港区和中马钦州产业园两个国家级园区平台。据统计,今年1~5月,钦州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亿元,同比增长37.5%,对全市产值的贡献率高达5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收入30.2亿元;港口吞吐量3202.3万吨,同比增长13.5%;外贸进出口总额超132.4亿元,同比增长13.5%。

  而历史最为悠久的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则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载体。东盟经开区原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现有归侨侨眷近7000人,与世界上29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密切的亲缘关系。经过多年发展,东盟经开区逐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新兴产业四大主导产业格局。据初步统计,园区201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62.50亿元,同比增长20.37%。预计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334亿元,同比增长19.50%。

  最为年轻的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则与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共同开辟了“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先行探索者和积极实践者。这是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合作建设的第三个国际园区,园区基础设施总计投入超过30亿元。自2016年起,园区开发建设由“三年打基础”转入产城项目加快推进的“五年见成效”阶段。为积极适应开发建设新阶段、新要求,园区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跨国产业链和服务链构建为重点,以“两国双园”合作架构下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保障,积极探索模式创新与体制改革,力求实现园区零起步、高起点、快发展。

  迎难而上创新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西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表现良好,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与增长活力,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当前发展空间严重不足,无法正常开展报建和土地“招拍挂”出让工作,无法满足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需求;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则面临着产业项目融资难,项目前期工作环节多、流程长、进展缓慢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自治区政府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并不断探索创新,为各经开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破除南宁经开区发展瓶颈,进一步增强其区域经济带动与产业支撑作用,广西拟申请将南宁经开区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由10.796平方公里扩大至44.08平方公里,将吴圩空港经济区纳入本次扩区范围,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以增量调结构、促转型,同时填补广西临空经济的空白,打造广西临空、沿海、沿江和沿边全面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而对于东盟经开区,广西则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促进投资多元化,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并先后设立产业直投资金、中马1号基金等基金,基金总盘子超过240亿元,首期启动超过140亿元。下一步,广西还将在东盟经开区设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专业基金和国际产能合作基金,促进开发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