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内外开发区 >

江宁经开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来源:
《江苏开发区》
发布时间:
2017-07-07 09:09
阅读:

   近年来,江宁开发区紧扣“二次创业”新使命,大力实施以人才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在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和区域创新能力跃升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国家级品牌为统筹,大力推进创新要素合理布局。一是构筑区域性综合型创新园区。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3+3+3”产业,规划建设国资主导载体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形成包含江苏软件园、中创科技、九龙湖国际总部研发园、无线谷等在内的多功能、多元化的“1+6”创新载体体系。二是构筑专业化旗舰型创新基地。7.7平方公里的智能电网产业园,是科技部确定的国家智能电网特色产业基地,2016年产值823亿元。携手东南大学建设的无线谷,目前已建成超过10万平方米的专业化载体,一批核心创新平台入“谷”运营。联合16位院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和55个团队、近1000名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牵头建设单位,是江苏省首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三是构筑全球化顶尖聚才平台。坚持产业和人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大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以千人基地园为基石,集聚科技人才4.5万人,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过600人,其中,诺贝尔奖得主3人,两院院士22人,国家“千人”、“万人”专家77人,省“双创计划”人才83人,人才集聚规模和质量位居全市开发园区首位,人才竞争力全省第四,不断放大“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的连锁效应。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初步形成。依托高校、企业和社会机构,围绕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具有不同主体性质的众创载体体系,推动创业群体从“小众”向“大众”集聚发展。目前共建成各类众创空间和孵化器17个,其中国家级6个,累计孵化科技项目超过800个,培育大学生创客400人,带动就业超过4000人。

  二、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加速集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9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00家,2016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58%。2012年以来园区企业共认定高新技术产品520件,占南京市高新技术产品认定量的近20%,2012年以来共获得科技进步奖84件,其中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7项。五年来园区共有325个科技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市级以上项目167项,共帮助企业获得各类扶持资金近4亿元。二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加快迈进。区内共有省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家,试点企业30家,企业共实施两化融合重点项目60项。近三年园区累计新增实施资源计划企业250家,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物资、人力、财务、信息等资源实行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数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6%以上,园区企业网络覆盖率100%,2012年获批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三是知识产权工作提升显著。累计申请专利申请、发明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发明专利授权分别为27750、12243、14678、3647件,年均增幅为10%。共有超过80家企业创建江苏省贯彻知识产权标准化示范企业称号,省、市、区三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梯队初步形成。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成立江宁开发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出台了《江宁开发区知识产权奖励办法》,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三、以产学研平台为支撑,大力推进创新成果加速汇聚。一是加快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深入落实“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合作机制,实现实验室连接市场,大学对接企业。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00项,为校企合作提供优质的基础资源。打造了南大科技园、东大科技园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正积极推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大学科技园共建事宜。二是加快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出“一公司+一中心”的人才引进与产业培育新模式,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孵化平台。目前,园区联合南大、东大、中科院等单位共同建设了南京环保产业中心、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所、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等6大产业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超过2000人。三是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目前,园区共有各级三站三中心173家,其中院士工作站8家,博士后工作站33家;国家级平台29家,省级平台87家,市级平台57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上高企研发机构实现高企全覆盖,研发覆盖率达到82%,整体覆盖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以创新服务为依托,大力推进创新环境加速优化。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打造相结合,构筑了一流的科技创新服务环境。一是专业化机构加速集聚。联合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市科委、市侨办等单位建设了江宁开发区科技服务中心、国内首家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南京科技中介协同创业创新联盟和海外人才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将科技中介机构打包,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二是创业项目孵化体系进一步完善。高效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和市场资源,通过引进风险资本参股,实现了“创投+孵化”的创新发展模式。目前,依托未来网络等产业创新平台设立了4支专项创投基金,总投资规模达2亿元,初步建立起了涵盖精准引才、团队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后续支撑为一体的全过程孵化体系。三是个性化服务全面升级。打造了包括政策、孵化空间、创业辅导、合作交流和政府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设立领军人才俱乐部和321创智咖啡,为高层次人才和企业提供多渠道、个性化的交流平台,并打造了专门的人才公寓;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县级的“开发区千人计划联合会”,以人才自治方式为创业企业提供精细化的组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