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发区 > 国家级开发区 >

滨海新区2014年经济发展情况

来源:
滨海新区发改委
发布时间:
2015-01-12 12:12
阅读: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各部门、兄弟区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滨海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重点区域开发取得新进展,综合配套改革实现新突破,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区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主要特点是:

    (一)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2014年,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5.5%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左右;公共财政收入1028亿元,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5780亿元,增长15%;商品销售总额17446亿元,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7亿元,增长3%;实际利用内资892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959亿美元,增长6%,其中出口329亿美元,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新增就业13万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二)产业经济发展壮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工业生产较为平稳,结构更加优化。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300亿元,增长10%,区属企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长14.5%。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航空航天、新材料、粮油轻纺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23%、15%和12%左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工作全面展开,1409家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北大(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国防科大军民联合研究院等先后落户。新增两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6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2家市级工程中心。前沿技术创新形成突破,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等一批项目成功落户,新增市级认定“杀手锏”产品20个。科技小巨人计划加快实施,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854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18家。知识产权取得新进展,全年专利申请18000件。R&D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3%。服务业总量进一步提升,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12%以上,惠民、江淮、德商三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批发零售业增长10%左右,住宿餐饮业增速回升到5%左右。交通仓储邮政业增长10%左右,机场货邮和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8.8%和20.3%,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7.8%和8.1%。新引进中集物流、神舟汽车租赁等18个总部项目,总部企业超过260家。亿元楼宇达到12个。全年旅游接待量2200万人,举办大型展会85场。以9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和7个区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加快。

    (三)区域发展各具特色,带动作用持续提升

    功能区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七大功能区完成生产总值5800亿元以上。开发区建区30周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多数核心指标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继续位居第一,现代服务产业区服务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南港口岸开放获国务院批复。保税区以航空航天引领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20%以上,空客A320第200架飞机交付。高新区未来科技城建设取得成效,吸引各类企业和项目360余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式获批。东疆保税港区各项指标增长20%以上,初步建成北方国际商品进口基地、高端航运物流基地、国家租赁业创新示范基地,第一艘国际登记船舶落户,融资租赁资产达到3500亿元。中新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获批,注册企业2000多家,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中心商务区10栋楼宇竣工,27栋楼宇主体封顶,律师服务示范基地、金融服务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临港经济区工业增长40%以上,装备制造、粮油等优势产业快速增长,工业区与港区一体化联动效应初步显现。强街强镇战略加快实施。出台促进街镇发展的意见,积极探索与功能区错位融合、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18个街镇完成生产总值近640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提效,重大项目持续攻坚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预计完成投资46.2亿元,增长28%;二产预计完成投资1907.4亿元,增长13.6%;三产预计完成投资3826.4亿元,增长13.8%。实体经济投资势头强劲,工业和服务业投资规模超过3500亿元;金融和科技服务投资超过1000亿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资1000亿元。全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50个,大众变速箱、神州通物流、华油研发制造中心、铭朗国际广场等300个项目竣工投产;京磁强磁、汉柏科技总部等320个项目新开工;新能源汽车、ESI机器人等280多个储备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美丽滨海•一号工程”加快实施,城市载体功能继续完善。实施基础设施项目74项,完成投资700亿元。滨海国际机场T2航站楼投入使用,中央大道海河隧道、津沽一线、于家堡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年内完工,西外环高速、津港高速二期加快建设。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动力持续释放

    按照六位一体的改革思路,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2个方面55项改革任务,明确了改革的路线图和责任人。在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组建行政审批局,将18个部门的216项审批职能全部划转,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推进街镇综合执法,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施金融创新第二个专项方案,天津股权交易所累计挂牌企业超过500家,融资总额突破300亿元,新增3家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意愿结汇扩展到新区全境,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社会领域改革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在全市率先实施药品销售零差率试点。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完善人口、地理和企业法人信息系统。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质量同步提升,直接利用外资合同数近400个,内资新签实际合同数近1000个。实体经济外资到位比重提高。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来自北京的资金占全部内资到位额的70%。注册登记制度改革释放活力,市场主体增长迅猛,全年新增市场主体达22081户,其中内资企业11537户,增长77.6%,外资企业320户,增长33.9%,个体工商户10006户,增长25.3%。外贸出口增速回升,比上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2014年的成绩是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极为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体现了全区各界团结协作、共渡时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国家、全市对新区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新区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事业短板尚需补齐,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